研究进展
- [23.02.22]一场“空前的”气象灾害突袭新西兰!当地做了哪些准备?
- [22.11.17]【极端暴雨专题|基于波作用方程的南疆西部干旱区暴雨的组织化机理研究】
- [22.11.15]“21·7”河南暴雨水汽源地追踪和定量贡献分析
- [22.11.03]【网络预出版】X波段双偏振雷达物理量时间-高度剖面的重构方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 [22.10.21]预出版|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中的谱形参数对云滴凝结增长过程中粒子谱演变的重要性
- [22.10.20]【网络预出版】机器学习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前期大尺度环流场分型与识别中的应用
- [22.10.17]【极端暴雨专题|近海台风对“21·7”河南极端暴雨过程水汽通量和动、热力条件影响的模拟】
- [22.10.10]郑州暴雨专刊| 郑州“21.7”极端暴雨降水效率研究
- [22.09.15]【极端暴雨专题|南疆西部干旱区两次极端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 [22.08.17]2020年梅汛期强降水事件的预报误差来源分析
- [22.07.30]东天山哈密地区典型暴雨事件对流触发机制对比分析
- [22.07.19]华北中部夏季气溶胶垂直分布及其与云凝结核和云滴转化关系的飞机观测研究
- [22.07.09]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heavy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 SOULIK (1307) and MARIA (1808) with similar routes
- [22.06.08]【论文推荐】华北春季降水性层状云中冰相粒子形状分布
- [22.06.07]陈光华团队| 讨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强度关联性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