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我实验室与国际顶级气象科研机构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培养实验室年轻科研骨干、邀请国际著名科学家来访交流和参与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等途径,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
冉令坤研究员、李兴宇博士、曹洁博士等多次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与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尺度气象研究所开展“重大灾害天气与气候事件研究”合作;侯团结、朱江山博士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测中心合作开发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的后处理技术;周玉淑研究员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强风暴机理分析方面合作申请科研项目;张元春博士多次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合作建立江淮梅雨锋涡旋发生发展概念模型;周菲凡赴美国国家海洋大气总署、犹他大学、马里兰大学开展暴雨和台风初值敏感区和敏感性合作研究;邓涤菲博士与澳大利亚气象局、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开展台风降水方面的研究,并受邀加入世界气象组织第四次台风登陆过程研究工作组,撰写工作报告。与瑞典气象局和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科研人员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并邀请加拿大大气和海洋学会前任主席Ronald Stewart教授来我室进行学术访问,通过国际合作,我室在冬季降水相态野外观测试验和冬季降水形成机理及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实力进一步加强。
加拿大大气和海洋学会前任主席Ronald Stewart教授来我室进行学术访问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中尺度气象联合研究所(CIMMS,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Studies) 所长Greg McFarquhar教授来我室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方式,实验室成员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取得卓著科研成果和实施效果。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有正式签订协议书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项,具体情况及成效如下:
1、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2项。
实验室固定成员陈彬博士作为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中-日-韩三国间)“东亚长距离输送沙尘携带生物气溶胶监测评估网络的建立”(2013-2016)、中日科技联委会建议项目“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变化及其机理研究”(2016-2019)。依托这两个项目,组织实施跨越国境的大气气溶胶同步采样,取得日本、蒙古、巴基斯坦境内的气溶胶采样数据及气溶胶样品。首次分析中国、日本境内对流层不同高度气溶胶样品内的微生物组成异同,系统研究中国超大城市与日本海滨城市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年际变化的异同及成因,建立亚洲沙尘源区包括中国敦煌、沙特太阳村、蒙古达兰扎德等地的气溶胶光学特性时间序列资料库。在结合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研究与微生物成分变化及大气边界层热力结构变化方面,均取得前沿性突破成果。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1项。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和之后达成的合作共识,2016年双方在农业与生物科技、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3个领域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研究与合作。在双方各自组织评审并协商获批的14个项目中,我室固定成员周玉淑研究员与巴基斯坦COMSATS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气象系的Kalim Ullah博士合作获得基金委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资助项目名称为:新疆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暴雨系统发生发展机理及预报方法研究(2016-2019),开展巴基斯坦和新疆暴雨的水汽及中尺度过程合作研究。项目执行期间双方人员互访,并于2018年11月5-7日联合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举办了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国际培训班,我方参加人员就数值模式的安装、调试、物理过程及参数选择配置等对巴方人员进行培训,获得巴方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