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 首 页
  • |
  • 关于我们
    • 实验室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术委员会
    • 成员介绍
    • 组织结构
    • 规章制度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 |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研究课题
    • 研究进展
    • 模式发展
    • 论文论著
    • 获奖成果
    • 论著
    • 软著
  • |
  • 观测平台与仪器研发
    • 观测平台
    • 仪器研发
    • 仪器标定
    • 观测试验
  • |
  • 成果应用
  • |
  • 学术交流
    • 学术报告
    • 国内合作
    • 国际合作
  • |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简介
    • 研究生信息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研究课题
  • 研究进展
  • 模式发展
  • 论文论著
  • 获奖成果
  • 论著
  • 软著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 [21.12.06]【极端暴雨专刊|基于遥感数据光流场的2021 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动力条件和水凝物输送特征分析】
  • [21.11.26]封面故事:AAS专刊召集国际力量共同研究2020夏季亚洲强降雨
  • [21.11.26]AAS: 1981–2020年江淮流域持续降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理
  • [21.11.24]中文导读 | 大气科学进展AAS 2021年第12期
  • [21.11.21]预出版| 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多尺度作用及扰动特征
  • [21.11.20]编辑推荐 | 1981–2020年江淮流域持续降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理
  • [21.11.12]封面故事:2020年夏天的亚洲,为什么这么“湿”?
  • [21.11.03]【极端降水】垂直分辨率对广州“5·7”特大暴雨数值模拟影响的研究
  • [21.11.01]【极端降水】北京“623”大暴雨的强降水超级单体特征和成因研究
  • [21.10.22]【暴雨】 华南暖区暴雨事件的筛选与分类研究
  • [21.10.19]【论文推荐| 复杂地形强降雪过程中垂直运动诊断分析】
  • [21.10.14]最佳子集多元线性回归在热带气旋风圈变化预报中的应用
  • [21.10.11]灾害性天气多发:暴雨过后,又现“烟花”
  • [21.10.08]【文章推荐| 华北地区2015年“1106”降雪过程诊断分析】
  • [21.10.05]【暴雨】基于“配料”的暴雨预报
    共11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下5页尾页
  •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381  Email:iap@mail.iap.ac.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版权所有 © 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381  Email:iap@mail.iap.ac.cn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